學生姓名 : 黎靜文(牛牛)

大學院校 : 香港理工大學

學位/年級: 社會工作(榮譽)學士二年級

學院督導 : 陸宛蘋老師

中心督導 : 蔡慧敏老師

 

壹、實習經驗內容和範圍的說明

 

   一、實習時間

       平常是星期一到星期五 ( 10:00 - 19:00 ) ;

       如果中心有活動,星期六、日也要上班

 

  二、實習時數

       一共 467小時

 

  、選擇實習範圍

  • Ø   開放式成長小組 ( A 咖甜點坊 )
  • Ø   活動計劃一 : 西門町宣導
  • Ø   活動計劃一 : 社團 ( 食拾樂 : 垃圾不再是垃圾 )

     

  、實際實習內容和經驗

  

     1. 個案探訪工作

     目標 : 認識萬華區/中心不同少年的狀況,以及認識中心的個案工作

     內容 : 在頭一個月,我會跟督導老師四處出去做個案的探訪工作。我們會           

           去感化院(桃福)、少年家裡或者在中心,我們也會跟督導老師的個案

           有接觸和聊天,也會在每個重要的時刻陪伴著少年,比如是他們到

           學校報到、陪他們去表演以及陪他們去買菜煮飯。 特別有一個少年

          - 史迪奇,我們會每天陪他練結他,陪他上台表演等等,感覺很特別。

 

    2. 外展工作

      目標 : 認識中正區的少年,以及認識中心的外展工作

      內容 : 每週禮拜二的晚上,中正區的外展隊也會到中正區做外展的據點

            工作。我們主要的地點國盛公園、古亭二校籃球場等。每個月的第

            一週,我們也會跟少年吃飯,其他週會跟少年做宣導的活動、一起

            打籃球、一起慶生,而主要也是跟少年聊天,為了了解少年的近況

            以及跟他們建立關係。

 

    3. 小組工作

      目標 : 透過做甜點的過程,希望可以建立青少年的自我價值,同時亦教

            會他們去欣賞別人,跟別人合作。

      內容 : 在七月開始,每個禮拜三也是我的小組,是一個開放式的甜點工

            作坊,對象和報名也是公開的,只要願意來就可以參加,所以每一

            週的人數也會不一樣,不是一個固定的小組模式。甜點坊一共開了

            五節,五節裡面分別做了蜜糖布丁、糯米糍、水果冰淇淋/披薩、

           愛心餅乾和木糠布丁,而有兩次是跟其他社團結合在一起的,所以

           除了在教甜點,少年也會從做甜點學習到一些食品上的安全概念。

   

    4. 西門町宣導

      目標 : 了解少年網路交友的情況、跟他們介紹網路交友的安全守則,以

             及主要是介紹機構的資訊,讓更多的年青人認識西少

      內容 : 在七月十一日,我們幾個實習生加一個少年,一起到西門町做網

             路交友的外展宣導活動。每兩個人一姐,就拿著展板去跟少年搭

             訕,我們會以一個『真真假假,你分得清嗎?』的小遊戲打開話

             題,然後再跟他們玩五道的是非題,以考驗他們對網路交友的認

             識,最後就會是填寫回饋問卷。其實這個宣導工作除了教育少年

             網路交友的安全守則外,也是為了要跟不同的少年介紹中心,吸

             引更多的年青人來到西少。除了自己要負責的宣導,其他實習生

             的宣導部份我們也會參與,後來更會去到學校做宣導。

 

    5. 社團 ( 食拾樂 : 垃圾不再是垃圾 )

      目標 : 為少年介紹「廚餘」、「廚餘分類」、「回收廚餘」和「珍惜食物」

            的概念,以及讓少年親身體驗「垃圾可以不再是垃圾」。

      內容 : 這一次我負責的食拾樂社團一共有十五個少年參加,活動在一個

            很好的氣氛下開展,先以一個熱身活動「天使與魔鬼」來開始、再

            以一些體驗活動來帶出「廚餘分類」的概念,後了後來一個小時,

            因為這次社團與我的甜點班結在一起,帶出食物再用的概念,所以

            最後一小時就是一起做甜點的時間。整整兩個多小時,少年都是在     

            歡樂中度過,在問卷中他們也說出了很享受今次的活動。除了我負

            責的這個社團,禮拜一和禮拜四也有不同的社團,我也會參與在其

            中。

 

    6. 酷樂園 ( 中心開放時間 )

      目標 : 認識中心的少年,跟他們建立關係

      內容 : 到了後來七月的時候,我們多了很多的時間留在心中,跟少年們

            度過酷樂園的時間。每一天也很期待哪一個少年會來,每一天也會

            熱情的歡迎他們。在酷樂園的時間,我們的陪伴工作是跟少年一起

            玩桌遊、一起打桌球、一起唱歌、一起聊天、一起煮飯等等。玩一

            下桌遊,唱一下歌,聊一下天,時間真的過的很快樂。在過程中,

            會跟少年有很多的互動,從以前的陌百,到後來的熟悉變成朋友,

            這過程讓我們有很大的成長。整個中心也是熱熱鬧鬧的,到處都是

            歡笑聲。

     7. 二天一夜戲劇營

      目標 : 陪伴少年,建立關係

  內容 : 這是一個一個很有愛和接納的營會。在這兩天一夜的營會中,少

        年只是來玩,為八月七天的戲劇營做一個準備。在兩天裡,每個小

        組裡面都是充滿了正面的能量,大家會互相欣賞大家,讓大家也很

        安心的去分享自己的故事。而在小組之間的競技,老師們所看重的

        並不是輸或羸,看重的是彼此之間的接納,比如是加分,如果輸的

        隊伍沒有責備對方,反而給予正能量的也會加分。整個氣氛雖然也

        在競爭,可是彼此的鼓勵也會是加分的源來,形成了一個有愛、有

        接納、有體諒的氣氛,讓小孩們接收正面的能量。而我們的角色主

        要是陪伴少年,陪他們一起玩、一起吃,可以從而跟他們建立關係。

 

     9. 其他實習經驗 :

          台大分享會

社工阿光和星星到台灣大學的社工系分享西少的外展服務,那一次的分享,是我第一次聽到什麼是一個有人味的社工,以及聽到很多有關西少的外展服務,學會了很多。

 

          西少十八啦分享會

西少在十八歲生日的時候,辦了一場有愛大響應的活動以及一個十八歲的生日會。在那一場分享會,有機會聽到不同的少年說出他們的故事,真是讓我反思了很多。從他們的經驗裡面,發現了他們生命很豐富,而自己才是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那一場的分享會,讓我突然成長了不少。

 

          七天的課程

西少的社工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西少的價值和不同的方案,所以他們特地為我們辦了七場不同的課程來教我們。不同的社工突不同的東西,他們所教授的方法也有不同。在過程之中,讓我們有了不少的反思,特別是社工蝦米的那一節,讓我們對個案工作有更新的理解。

 

          宜蘭二天出遊

少年當家為中心的少年設計了一個兩天一夜的出遊活動,而實習生就是負責協助的角色。在這兩天裡面,我們經歷了很多,面對不同少年之間的衝突,我們有界入。而實習生跟少年當家的關係更是拉近了一大步,讓我們從熟悉的關係變成好朋友,後來也因為這兩天出遊的關係,中心少年的關係也拉近了一大步,他們也開始願意主動去參加實習生設計的活動。

 

貳、評估的主要領域

 

   1、機構政策和服務

      1. 1 ) 了解中心的政策和服務,看到它們怎樣應付青少年的需求。

 

       經過十週,對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有了一個深入的認識。它是善牧

       基金會下的第一個青少年服務中心,它已在地深耕艋舺邁入十七個年

       頭,服務範圍包括萬華區以及中正區,服務對象為十二至十八歲的危機

      少年(包括低功能家庭、未成年未婚懷孕、施用毒品、非法管制藥品及司

      法後追等)。

 

  中心的願景是「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再加上西少的棒棒糖價值,

  中心社工相信透過無條件的接納、尊重的態度以及看重每一個人潛在的價

  值和復原力,能夠讓每個案主也能夠獨立自主,發揮生命韌性、勇於面對

  未來的生活,走出生命的陰霾。

 

      中心其目標是要以預防青少年犯罪,在萬華地區的街頭、學校及社區進行

      各種外展方案,提供危機處理、行為輔導、生涯輔導、轉介服務等等的福

      利服務。目前中心的工作主要為個案工作(中心為青少年提供一系列多元

      化的個案輔導工作)、外展工作(外展工作隊會以定時、定點的出現在某些

      青少年經常密集聚集的場所,與青少年建立深厚的關係並進行外展工作)

      方案工作(針對服務對象的需要而設計出各種不同的配套方案活動)

      方面,希望能回應變化迅速的青少年需求,提供青少年更全方位的服務。

 

    1.2 ) 了解到中心的青少年外展服務

      

     西少的青少年外展服務其實跟香港的夜間外展服務差不多,也會以定

     時、定點的出現在某些青少年經常密集聚集的場所,與青少年建立深厚

     的關係並進行外展工作。西少的外展工作隊分為中正區及萬華區,中正    

     區是每週二的晚上六點至九點,而萬華區就是每週三的六點半到九點

     半。而社工們亦會在外展以外的時候進行社區區域勘探的工作,以深入

     了解青少年的特點以及安排這些據點合適的外展服務。除了據點服務,

     外展工作隊也會以群組工作的形式去介入一些街頭小群組,運用團隊工

     作的方法去針對青少年的需求,處理他們的問題。外展工作隊亦會按青 

     少年的不同興趣,去設計其他的團體活動,比如踏單車、小籃球比賽等

     活動以跟青少年建立關係。

   1.3 ) 了解到中心對資源和人才的運用

    

     香港的服務機構,我們往往注重的成效和結果,但總是忽略了追程中的付出和學習。在這個中心,這裡給了我一個全新的面貌。你們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價值,社會工作者不是最看重成效,而是在這個過程中付出。所以他們給我們很大的靈活性,讓我們自己想做的,不管活動最後成不成功,他們也會很願意使用資源,好讓我們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所以,他們對人才和資源的使用是香港一些大機構的結構不一樣的也讓我是大開眼界。

 

    1.3  )  與機構的運作、社工的相處

   

     對於機構的運作其實還不是很清楚,只能大概掌握了中心的方向、服務和

     背後的宗旨,可是到了真正在行政上一些運作,是很難有機會可以了解到

     的。西少給我一個家的感覺,這裡的人和物都很有人情味,來到西少,不

     論是唱歌或者是打桌球,總是有很多人陪伴著。所以西少是一個家,在這

     個家裡,我們會一起落地的生活在其中。另外,跟西少的社工的關係都是

     很好的,他們是一個團隊的工作,不是一個督導負責一個實習生,其實他

     們每一個都很願意去教導我們。而且他們每一個都有他們的特別,當我們

     常常被很多事情困住的時候,他們就會給我新的方向和角度去反思,這是

     我覺得社工很厲害的地方。

 

   二、在跟少年相處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2.1 ) 了解到個人,團體社會的需求和挑戰

     

     從跟少年的聊天和相處過程中,發現到萬華區的少年很特別。萬華是一個  

     很複雜的地方,這裡面臨了很多社會的議題,比如貧窮、黑道和犯案等等,

     大部份的家庭也是低收入戶,青少年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造成了他們很

     特別的個性,他們的知識口平比外面的少年低,他們只能在無法選擇之下

     走上這條路。再加上他們的家庭大部份都是單親的,或者是家庭的婚姻不 

     美滿,所以少年在家裡得不到充分的愛,就會追求友情和愛情的愛,甚至

     用其他不好的方法麻醉自己。少年受社會影響、可是少年同時帶動社會,

     兩個系統是互相影響的。

       

 

 

 

 

  2.2  ) 跟少年建立正向的工作關係

 

  在西少實習,學習到當我們跟少年建立關係,首先要放下自我,把「你」、「我」

  改變成「我們」。我們帶著很多的知識和過去的經驗來到西少,看見這群青少  

  年,很多時候自以為比他們的經驗多、知識多,就會覺得自己比他們更厲害。

  可是,後來卻發現自己才是那個小屁孩,是自己一直以來有著太多的自我。而

  且,我們也常常看見自己是實習生的身份,並不是以一個平輩的身份去看待他

  們。其實我們要「Work With Them」,改變自己去包容身邊的每一個青少年。

  而且眼光不再是放在我就是實習生,你就是青少年,而是「我們」。其實我們      

  有我們的優勢,他們有他們的優勢,我們可以跟少年有一個平等、正面的關係,

  這樣的心態可以有助我們更快的跟少年打成一片、建立關係。

 

 2.3 ) 進行補救,防止發展介入工作

 

  以前我很怕去介入關係或者是問題,因為在我背後很害怕自己會處理得不好, 

  不過實習後,我發現自己多了很多的勇氣,嘗試跟少年一起去正視很多的問

  題。我會選擇介入和討論,而不是逃避或者是視而不見。當一個少女在FB

  密我,又在FB上說不捨得我,我也有選擇跟她面對面的聊一聊,教會她一起 

  學習面對離別這個事實。透過這樣直接的對話,我發現我們也有所成長在當

  中。另外當兩個少年在中心發生衝突時,在一開始我會選擇去觀察社工的處理

  手法。到了後來,當沒有社工的時,我會選擇主動去介入他們的衝突,會叫他

  們面對面的面話,為他們雙方處理衝突。我又有嘗試在外展的時候去界入一段

  關係,讓他們在有人聆聽的情況下溝通,我再說出他們心裡的感受。我慢慢的

  發現,當我去正視少年的衝突和嘗試去介入,是可以讓他們有所成長的。

 

 2.4 ) 把學校學的知識進行練習

 

  我們沒有做個案工作,可是不論在中心或者是在外展所遇到的每一個少年,也

  會是個案工作的訓練。每一次的對話,也是我們進行練習的機會,把學校學的

  知識,真的落地的把它操做出來。

 

   三、導的運用

 

    3.1 ) 學習放下自我框架 (學習領域)

 

      在跟督導的討論裡,她們最主要教會了我去學習放下自我框架,她們

      給了我很大的彈性,告訴我們『錯了,又如何?』。我記得當兩位督導老師

      跟我們討論小組方向的時候,她們跟我們分析了西少青少年的狀況,討論 

     過後的確是讓我們茅塞頓開。我們一直在煩惱著在一個低結構的中心中,

     要怎樣去開一個結構性的小組。老師跟我們說要放下我們的框架,開一個

     開放式的小組。我回去想了想,的確香港的那一套知識是把我們的思想牢

     著了。我們只想到開小組是關上門,講規則的那種,可是面對青少年,我

     們得把那一套丟掉,利用我們的創意去迎合年青人的需求。這讓我想通了,

     在活動的設計上其實是可以有彈性的,而且可以有很多的變化,只要有明

     確的目標,用什麼方式的實際操作也不是最重要的。經過這次的討論,也

     讓我想到了當一個社會工作者,我們不應該把思想牢在一個地方,而是要

     學會靈活變通,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出改變。

 

    另外就是,在一次跟老師吃飯的時候,聊起我心裡面很大的壓力,我告訴她

    我為自己的要負責的社團而感到擔心,老師就問了我一句「錯了,又如何?」,

    我突然心裡面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才想到自己只是實習生,在不斷摸索

    的過程中,會犯錯是當然的,每一次的犯錯也是一個進步的練習。而且老師

    的彈性也很大,社團搞不好,他們也不會怪我。這一天之後,我就真的放下

    了這個重擔,當時覺得只要盡力做好,盡力預備好就行了。

 

     3.2反思每個動作背後的價值 ( 服務的領 )

 

     有一個社工,蝦米,她很喜歡在團督上或者是外展的會議上,問我們很多

     的問題,讓我們去反思每個動作背後我們的價值。她每一次的提問,也讓

     我們要反思很久,把她的提問反覆的沉澱。她讓我在跟少年相處,或者是

     處理個案問題時,也有了新的方向和想法。記得在外展的時候,有一個少

     女叫我陪她到外面買買啤酒。後來我們回到籃球場聊天的時候,她們在我

     面前喝酒。其實在當下的我並沒有想太多,而且其實覺得這是可以接受的。

     當開外展會議時,社工就問我當下的反應,以及提醒了我台灣十六歲以下

     不能買和喝啤酒。後來我也有問自己,當下我在做什麼,為什麼可以接受

     他們喝酒這事件,這背後反映了我內面什麼的價值。如果不是喝啤酒,而

     是在我面前用藥,我的反應又會是如何?老師的提問真的讓我去反思我內

     面有什麼的價值是讓我覺得可以接受或者不可以接受的。每一次的提問,

     也讓我更加的成長,更加的懂得怎樣去面對少年的問題。

 

     3.3 ) 自我反思 ( 自我管理的領 )

 

     有一次跟心中督導老師討論完完,她讓我看見了自己心裡面最大的弱點。

     她讓我回想到自己的人生,其實我一直也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就像另外

     一個社工說我是一個不會剎車的人,只會一直覺得「無所謂」就向前衝,

     隨便到跟本沒有想到後果。以前我的戀愛是這樣,我的人際關係也是這樣,

    生活忙到要死還是會走去幫別人,因為很多事情我也覺得「無所謂」。可是

    到了現在,我覺得是時候真的要改變。老師說如果我們連自己的原則也看不  

    到,怎麼可以看到案主的需要,比如是我們覺得喝啤酒沒什麼,看到案主在

    喝啤酒也會覺得沒什麼。我真的察覺到原來我的人生一直在做一個「爛好

    人」,沒有自己、不會拒絕、沒有原則的一個人。所以在後來的實習中,我

    慢慢去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原則,好好管理自己的人生,在關係上學習當一

    個負責任,而不是隨便的人。

 

   四、社會工作者專業發展

 

     4.1建立職業價值觀

 

      4.11) 當個有「人味」的社工,看見少年的價值

           來到西少,學到最重要的專業價值就是要當一個人味的社工。我們

           在做社會工作時,常常會看到人身上的問題,而不是人的需要。可

           是西少教會我們,要當一個看見少年優勢而不是看見問題的社工,

           要看見少年身上的復原力和價值。當我們去想辦法什麼活動的時

           候,我們要問,這到底是要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是去滿足少年的需要,

           如果真的要當一個有人味的社工,我們要先看到少年身上的價值,

           帶著好奇的心去看待他們的生命,而不是把焦點放在人的問題身

           上。

 

     4.12 ) 不看結果,看重過程

           以前的我,常常覺得要承擔一個生命是很沉重的,那是因為我們太

           看重結果,我們渴望用盡所有的方法去幫助我們的青少年,希望幫

           助他們去解生命中很多的問題。而在過程中,我們並不開心,因為

           我們總是覺得這是責任,是一個我們自己給自己很沉重的擔子。我

           記得有一個青少年提醒我們要看重過程。的確是讓我反思到我們的

           工作有時候太看重結果,太急著去看成效。其實作為一個社會工作

           者,我們的確是應該看重過程,去陪伴青少年經歷生命每一個重要

           的時刻。而且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一定是有起有跌,有得有失,

           我們也要相信每一個時刻也是個撒種的過程,小孩子會記得和感受

           到我們所付出的。只有享受過程,看重小孩而不是問題,我就覺得

           其實擔子也不會很重。

     

      4.13 ) 面對離別,社工的理性

            我們很容易跟孩子建立關係,但是我們卻很難去跟孩子說再見,要

            好好處理離別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功課。面對離開,我們應該先

            在前幾週預備好自己,或未是做些東西給孩子,這樣才可以讓自己

            不帶一點遺憾的離開。經歷了分離,心裡面是非常難受的。不過老

            師提醒我要有回社工的理性,我們對孩子有愛,但是同時我們也應

            該學會理性,不能被情感被牽扯。要好好分離是一種學習,好的分

            離其實對孩子跟我們也是一個好好的成長。

 

4.2建立職業道德

 

     4.21 )  我們的彈性和界線

          我們裡面有真實的我,角色的我和專業的我。我發現在實習的時候,

          我經常用真實的我去面對少年,真實的我彈性很大,對少年沒有很固

          定的界線,比如是有少年叫我分享自己的感情,我會很願意的分享。

          可是,當我一想到我是實習生,我的身份,我就想會想為什麼對著少

          年我沒有自己的界線,比如是為什麼會收少年的禮物,又為什麼少年

          在FB密我,我沒有立即的說清楚我的界線。在實習的過程中,有很

          多有關倫理的話題敲打我的心,我看到了自己的軟弱,看到了自己的

          不專業,我要承認自己還在不斷的學習中。怎樣可以去當一個專業的

          我,在真實的我和角色的我之間弄一個平衡,是要慢慢學習的功課。

          不過我知道,不論是哪一個「我」,我也應該有自己的界線和原則,

          不能因為我的彈性很大就沒有界線。

 

     4.22 ) 處理青少年送禮物/拿聯絡方法的問題

          當我跟年青人建立關係後,我們感覺就好像是朋友一樣。在實習期

          間,就會面對不同的倫理議題。分別有不同的青少年問我的聯絡方

          法,比如是FB、LINE等等,也有少年送我禮物。其實一開始當他們

         問我聯絡方法或是送我禮物的時候,我感覺是興奮的,因為這是他們

         給我的一個肯定,肯定了我們之間已經建立了關係。可是,再想一想,

         有些事情是我們要導守的。我們不可以隨便的給私人資料孩子,這是

         保護大家的方法,更因為我們這些短期的關係,我們更加的不可以隨

         便把聯絡方法給他們或是跟他們承諾什麼。至於禮物,我當下是反應

         不來才收下的,後來也發現這是不合適的。跟年青人建立了關係是一

         件好的事情,不過我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我們只是十個星期的實習

         生而不是社工,所以不能因為開心而忘記了我們的一些專業操守,適

         當的距離是應該要的。

 

 

 

 

   4.2合理論

        在小組和社團裡面,我會比較會運用到理論的部份,不過這些理論不會

    真的要說出來,而是已經可能會內化在心裡,在設計的時候就可能會用

    得到。在設計小組活動時,我會特別運用到GRAB體驗學習的技巧來

    設計活動。也會用到歐文D.亞隆(Yalom,1995 )的理論與團體心理治療,

    讓年青人在這個甜點坊中學習肯定自己,也透過青年人之間的合作,他

    們可以彼此學習,互相治療。至於在設計社團的活動上,我也會利用G

    GRAB是作為主要設計的理論。至於在平常接觸少年時,我也會利用  

    人在情境中的理論是分析他們面對的問題,也會用到體驗學習中的

    Full-value Contract來處理少年的衝突和問題。

 

   五、 個人的優勢和弱點

 

   5.1)優勢和弱點

     

    5.11 ) 優勢 : 自我反省是我的優勢

      在做實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我自己很喜歡觀察與反省,把觀察到的成為

        我的經驗,再把反思到的可以用來重新調整自己。這十週以來,這樣的

        觀察到反思的模式讓我不論對自己一些行為價值或者是對待少年的行

        為也有了一定的敏感度。不過這優勢也造成了弱點,很多的時候我也是

        要花很多的時間去觀察,才敢去行動。所以經過了這個實習,我看見自

        我反省是我的優勢,可是同時也是讓我另一面的自己。所以希望平常除

        了要多觀察,也應該要多一份勇氣去做行動,這樣才能陪發展出全面的

        自己。

 

   5.12 ) 優勢 : 對生命的熱忱

     在實習過程中,我發現我是蠻容易跟少年建立關係,這是來自於我裡

         面對生命的好奇和熱忱。這份的熱忱推動了我主動去跟少年建立關

         係,這份熱忱讓我很想去陪伴他們,這份熱忱讓我願意真心的為少年

         付出。所以,對生命有熱忱是我的優勢,我看到自己可以當個有人味

         的社工,而不是一板一眼、沒有感覺的人。

 

   5.13) 弱點 : 沒有專業的界線,一個沒有原則的「爛好人」

        沒有專業的界線是我一個很大的弱點,我一直在回想我的人生,我一直

        也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就像一個社工說我是一個不會剎車的人,只會

        一直覺得「無所謂」就向前衝,隨便到跟本沒有想到後果。老師跟我說

        如果我們連自己的原則也看不到,怎麼可以看到案主的需要,比如是我

        們覺得喝啤酒沒什麼,看到案主在喝啤酒也會覺得沒什麼。我真的察覺

        到原來我的人生一直在做一個「爛好人」,沒有自己、不會拒絕、沒有

        原則的一個人,所以就常常在實習之中遇到很多倫理上的挑戰,不過怎

        麼可以當個有專業界線的助人者,也真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學習’

 

   5.14) 弱點:過份執著,要求完美

     在實習過程中,我看見自己是一個要度蠻高的人,我害怕失敗,所以

          我對自己有一份的執著。這份的執著其實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讓自

          己喘不過氣來。雖然是這樣,不過我也是一個彈性蠻大的人,我願意

          接受別人的意見,然後去作出更改。很感恩,老師和夥伴的提醒也讓

          我放下了很多自我覺得很完美的框架,我對待自己不再那麼高要求,

          真的覺得『錯了,又如何』。

 

   B)進一步教育需求

      經過實習之後,我發現自己所運用到理論實在是太小了。所以希望回到學

      校之後,學習更多社工的理論,並且把知識可以內化,在日常的生活中運

      用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