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督導:高韶霙 社工

學校督導:蔡青芬 老師

實習生:何若安 學生

 

一、當「想像」跟「期望」矇蔽了感官 

  在實習前,我帶著對我理想中助人者的想像跟想望,我期待自己可以成為那樣溫暖、貼近、有人味的助人工作者。實習的初期,我積極、努力、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該走在什麼樣的路上,神經繃得很緊,每次跟少年的互動裡總是主動,但在那主動的背後,並非我真正想認識少年,而是我更急著練習跟表現,所以比起聽見少年說了什麼,我更在乎我自己在與少年的互動、對談中回應的夠不夠同理溫暖、夠不夠貼近,不能精確地聽進、理解少年真正表達的情緒跟意思。發現我根本無法,因為我愈是期待自己抓住甚麼,愈是期待自己走往哪條路,造成的後座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當壓力慢慢累積,我發現我偏離了通往當初設定的目標的道路,失去了信心,我開始對我的實習生活充滿迷惘的心情,就這樣不斷的輪迴在對自己的失望裡,就這樣迷失自我跟實習的方向。

 

二、聽不見、看不到,迷失是找尋的過程,實習就是一段找自己的過程

  想成為那樣的助人工作者實在要具備很多特質,彈性、耐心等待、接納、正向眼光等,就如同中心所列的核心價值棒棒糖樹一般,而那樣的特質不單單是用以對待服務的青少年們,也應該同時用來對待自己,但在我的心中往往有兩把尺,一把用以衡量別人,一把用以衡量自己,而對著自己的那把尺,在計算時,總是把刻度算的特別精確、特別計較。當我說我認同善牧跟西少的服務價值跟理念,高聲呼喊著我願意接納、彈性的對待少年,耐心等待少年的成長與蛻變時,轉頭,盡是我不斷地自我批判與指責。

我發現我無法那樣良善的對待自己或讓自己處於一個舒適的心理狀態,帶著防衛跟刺的我,也沒辦法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讓彼此都感到舒適。過度的自我要求、害怕失誤跟挫折,我深知那並非是個合一的狀態,甚至造成內在某部份的分裂,分裂造就的不是良善的吸收方式,而是無止盡的壓力堆積,限制了我的學習與成長,花了好一段的時間跟力氣,我在自我衝突跟壓抑的泥沼下掙扎著,幾乎已經快不能呼吸,突然有天壓抑到再也聽不見自己內心的聲音、身體出現異狀,我才知道那是個嚴重的警示,提醒著我,是時候該停下腳步看顧一下自己的狀態,正視它,整理它,關於我的過往生命經驗與脈絡,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裡所帶著的議題。
  當自己沒有力氣跟能量時,督導是重要的資源,透過督導,讓我重新回到自己,整理那樣渾沌的內在,過程中督導陪伴著我,依循著我過往的成長脈絡跟經驗,抽絲剝繭,檢視形塑我這個主體的幾個重要生命事件,曾經,我們都以為只要不去看、不去想起那些生命裡留下的傷痕它就會自動好了,但殊不知,傷不會因為你的刻意忽視而痊癒,反而會因不知自己帶著傷而一直走在一個未知又危險的道路上。

當我發現我的那先難受跟限制來自何處,我對自己有新的整理跟理解,覺得放鬆,能量是慢慢地湧現,我知道惟有正視並真正的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而那種不完美並非價值評斷上的好壞,而是條覺察自我狀態的途徑,就算是個難過的過程,卻只要時時的看顧它,就能保有敏感,分辨究竟是自己的情緒還是少年的情緒、究竟是自己的期待還是少年的期待,讓我不再被自己的議題所蒙蔽,真正有了看見、聽見少年的機會跟空間,才不會讓我帶著失準的眼鏡去看待、處遇我的服務對象,真正使我開始學習傾聽、學習合一、學習覺察。

三、「蛻變」‧打開感官、接受滋養,才真正「貼近」少年

當初我設定的實習目標跟初衷,我在實習的初期一直偏離軌道,愈想做,愈是汲汲營營,就愈是離我的想像遙遠,一直到最後的兩三周,當我對自己有新的看見,感覺更開闊跟自在,能量慢慢地進入,我得以更輕鬆得面對少年、社工,甚至是我整個實習,輕鬆的心理狀態讓我反而吸收得更多、獲得的更多,我可以更靜下心來聽懂少年在說什麼,提出的探問也更有深度,覺得回饋也給得立即很足夠,這是我在實習的前幾週帶著焦慮緊張的心情所做不到的事,因為我提醒自己不用再害怕被評價,我不用擔心自己的反應做不到位,而在少年講話的過程中,我內心一直偷偷的在思考等一下少年分享完後我要怎麼回應是最好的,或是接下來要繼續怎麼問是合宜的。一切的一切,開始都讓它發生得很自然,因著我真正的好奇,因著我真正的感受,就是最真誠的回應,最合宜的提問。

在少年的一段互動,我見證了我自己的蛻變:我主動邀請的邀請一個少年,想與他多聊聊,問他為什麼會說西少的社工跟實習生像家人,因為這位少年曾說覺得西少就像一個家,如果西少就是個家,他願意試著接納實習生這樣新的家人。除了感動以外,我真心的很好奇那個少年對"家人"是如何去定義,當他說覺得西少就像家,那代表他對家以及家人有一定的形象存在,順著這樣的話題,他開始像我分享他的家庭故事,他如何定義"家人"。

我回饋他,我真心的感謝他今天跟我分享的一切,我來西少的一個多月,都未曾認真的與他談話過,可是我一直從一些他的言語裡感受到一些早熟,但我不清楚他的那些早熟來自何處,謝謝他今天給了我一個機會得以去了解他的那些早熟來自何處,因為他在很小的時候承受了很多並非他那個年紀所能承受的現實壓力,而我也感受得出他實實在在的扛著那些壓力,謝謝他的願意分享,讓我看見他生命的一部分。

我對我那段與少年的互動感到很開心,因為那個過程很真,很美,很舒服,也讓我意識到了,我跟剛來西少實習初期的我不一樣了,現在的我才是真正的在「貼近」少年。

  

  四、兩個月的實習,對我的重要

最後,我相信實習只是開始,是我社工生涯裡的一個啟程,對現在的我而言在實習的過程裡重要的不再只是要對機構、對少年甚至對團隊造成什麼樣的改變或貢獻,也不一定要帶走甚麼樣實質的專業技巧,就算帶走的是一個疑問、一個感受也是美好的,重要的是如何讓那樣的疑問跟感受留住,近一步成為往後路上支撐我們的養份。在西少兩個月的學習裡我學會了如何「看見」,看見自己不願面對的過去跟傷痛,看見就算在類似的生命經驗裡,何以分辨究竟是我的需求還是服務對象的需求,看見覺察自我的狀態對服務的過程中何其重要,而那樣的感受跟敏銳是深植心中而永遠陪伴我左右的,我深信在這兩個月裡,我已在心裡深深地埋下一顆種子,它正在發芽,而那些看見,會成為我日後選擇走在社工這條道路上得以滋養我、支撐我的養分跟信念,現在的我已不再懼怕,因為我知道我正走在我想走的道路上,探索著怎樣是讓自己、讓對方舒適的助人模式,找尋一個想成為的工作模式跟典範,抬頭挺胸,筆直堅毅。

 

arrow
arrow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