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總心得

107學年度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實習生 陳婕華(華仔)

 

暑期實習內容

    在西區少年為期八週的暑期實習,主要實習內容有酷樂園、社團方案(花式籃球社、角落學習桌遊社)、外展服務、暑期宣導活動(同志議題、消防議題)。

(一)酷樂園:西少開放每週一到四下午一點半至五點半,少年來到中心可以使用不同的器材:桌遊、電子飛鏢、拳擊假人傑克、蛇板、桌球、漫畫、WiiPs4、電腦等,以及在食堂時間少年會一起聚在餐廳享用點心。

(二)社團方案:這次暑假共開設:美食烹飪社、花式藍球社、拳擊社、街舞社、吉他社、電子琴社。實習生一人負責一個社團作參與式觀察記錄,我負責花式藍球社。透過社團可以看到每個少年在學習的過程的態度與面對困難的處理方式,也可以看見少年投入活動時認真的表情,並在社團結業式時把所學都努力的呈現出來。

(三)外展服務:每週二晚上的外展服務,社工會帶著我們去萬華、中正區的據點尋找少年,學校、公園、社區、撞球館、運動中心等,向少年們介紹西少,並透過聊天知道一些少年們的狀況並給予適當的協助,以及關心已經工作很久的少年們的生活近況。

(四)暑期宣導活動:實習生負責兩個宣導主題,並在中心與外展向少年們宣導正確的資訊,會透過一些小遊戲的方式或問卷來進行,也會給予宣導品當作獎勵。

 

我在西少的成長與收穫

關於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我所認識的西少」

    自己因為本身也是萬華人,但是上了大學才知道家鄉有西少這個青少年機構,透過學長姐分享、上網查詢資料後瞭解到西少主要服務帶有一些議題的青少年,而就萬華這複雜的一個地區,想當然爾少年的問題離不開抽煙、輟學、幫派、毒品、暴力這是我對萬華少年的認識,也是對西少服務對象的想像。所以初來機構,帶著這些想法,迎接實習第一天來到中心的少年。

    結果卻完全顛覆我的想像,來到中心的少年無不看來就是社區一般乖乖牌的少年,帶著自己的手機默默的坐在角落開始連線對戰,那些想像中凶神惡煞的少年幾乎從不出現。之後帶著疑問進行了第一次團督,督導也向我們說明中心改變工作的策略,主要為推廣中心場地以及活化場地,因為在外展做治療的工作成效比較低,所以換個方式直接對有偏差行為之虞的少年著手,不斷提醒與陪伴,在問題還沒產生前先做預防的工作,著重其品格教育與自立生活技能學習,也讓我頓時瞭解自己忽略預防工作的重要性,一點一滴慢慢從他們生活中去做改變,在小地方去做處理才不會造成之後大問題的產生。

 

「少年為什麼來中心」

    酷樂園開放時間幾乎每天都來二、三十位少年,甚至是開放前就有少年在門口外排隊等待,自己就相當好奇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能夠持續的來中心。很多少年一來中心就各自開始玩手遊,明明在家中說不定更舒適,但卻選擇每天來這裡玩手機,透過詢問後發現他們喜歡來這裡跟「大家」一起玩手機,在家中常常是一個人玩,但是來這裡他可以跟別人有多一些的互動,而手機玩累了還能夠玩桌遊,有些少年本來有嚴重的手機成隱症,但是來這裡接觸桌遊,他玩手機的時間比以往更少,而也多一些媒介可以嘗試,不單只是玩手機而已。這時我也瞭解青少年這個階段,同儕對他的重要性,願意來這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跟大家一起玩。

 

「青少年工作的彈性與隨機應變」

    實習後才真正瞭解何謂青少年工作的彈性,在學校的課程、帶團體中,往往事情都是照著先前計畫書寫好的那樣程序一道一道做,人數不會有差錯、過程按照計畫的那樣進行等,但是對象改為青少年後,簡直是每刻都在不停的變化,而面對事情的變化球自己又要如何去應變。面對宣導,需要符合少年胃口他們才會願意聽;面對社團,每次上課的少年人數都不同;面對活動的小遊戲,沒有預先設想參加人數多達五十幾人,導致遊戲只有少部份的人參與到,沒有全盤控制好許多事情的變化來的太快,而我們是否能先想好會發生的小細節,先做好各情況發生的預備措施,才能將掌控權回到我們手中。

 

與少年們的酷樂園

「社區少年VS外展少年」

    中心有兩種少年,一種是社區的少年,督導稱他們為可愛動物,另一種少年則帶有江湖味。一開始以為外展少年較難接近,但是實際接觸後發現其實社區少年也是帶著一些他們的問題,而就算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與他們建立關係,每當你想要越挖越深時他們反而馬上有戒心,反倒是外展少年較願意分享他們遇到的事情,這樣的差別也破除我一些一開始有的想法,不是表面看起來沒問題就真的沒有問題,面對較不願意透露的少年,只能多花時間陪伴他們,並慢慢等待時機到來。

 

「在陪玩、陪伴中也在成長」

    實習八週,有七週的時間幾乎都在陪少年們「玩」,一開始的確會認為這與社工的專業有何關係,但是玩到最後,才發現這件事很簡單卻也很難。

    「玩」也要玩出技巧,透過不同媒材的運用與少年接觸,會看見不同少年在面對挫折的態度和情緒,他如何去嘗試處理和面對,看似陪玩的過程其實也在參與他們成長的歷程,而自己從單純的玩中,也正在學習如何與少年相處,以及透過這樣的方式去認識、瞭解、同理他們。

 

「優勢觀點的運用ADHD孩子的相處」

    來到中心的少年各式各樣,暑假也有幾位比較特別的少年,而我與一位ADHD的孩子在相處上有一些感想。一開始這位少年只黏著我一人,不願意跟其他人玩,且脾氣有時很不好,常常會和其他少年吵架,而我必須時常作為中間的橋梁去化解衝突當我意識到如果我只注意這個少年,我會忽略掉其他少年,像是回絕掉其他人邀請我玩的桌遊、撲克牌,所以我試著去讓他和別人接觸,鼓勵他邀請別人一起玩遊戲;當他發洩情緒在拳擊假人傑克身上時,告訴他結束了給傑克一個抱抱,跟他道謝,他也會照做,漸漸的發現其實對他多一些耐心、陪伴、關注,他其實就跟一般的少年沒有什麼不同。所以當我聽到這個少年其實去別的地方時常遭到驅趕,心裡其實蠻心疼的,不過只要成為他和其他少年的橋梁,他也能慢慢發展出自己和他人的正向關係。

    就如同中心理念,西少工作以優勢觀點為藍圖,用正向、平等、包容、積極的眼光,以關係取向取代問題取向,讓少年身處逆境中仍能實現自我增權,而面對這樣的孩子,他也能做到,只要我們多相信他一些,他也就願意再相信自己一次。

 

家訪與外展

「被放鳥沒關係,從生態去瞭解案主」

    實習較可惜的部份是只有進行一次的家訪,不過那次家訪讓我收穫非常多。第一次家訪雖然被案主放鳥,但是透過從家裡環境、家中長輩去瞭解案主,就算沒有見到本人,卻也能先從其他地方瞭解有關案主的一些生活背景,也明白學校老師說的每個領域其實都環環相扣,因為自己只喜歡兒少領域,其他領域都沒有什麼興趣,在學校修課也都只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殊不知實際家訪後發現真的每個領域都有關係,像是遇到家中是三代同堂的,就必須和長輩工作,也要會說台語,而如果每個領域都能夠去瞭解,在工作上或是面對資源連結就比較能迅速掌握資訊,做到快速有效的處遇。

 

「不急著切入重點」

    家訪時總是可以看見督導很自然的跟少年聊起天,卻不忘切入重點關心少年用藥情形,但是當督導要我們去提問時腦袋卻空白,後來想著其實自己不要急著切入重點,從旁去詢問也是認識案主的方式,這樣趕進度反而會使自己跟少年間更有距離,且因為是第一次見面,根本和少年都還沒有建立好關係就想以問題去詢問少年。

    而這也是督導不會希望事前就告訴我們案主問題的用意,正因著我們不先帶著有色眼光去與少年相處,才能夠真正去認識這個人,而不是報告中的案主。所以反倒是稀鬆平常的關心、打鬧,把對話融入少年的日常,才能真正的回應少年的需求。

 

「保持好奇、開放的心」

    自己一開始對外展工作充滿好奇,也很期待自己可以和外展少年交談,對於外展有很多的想像,所以在進行第一次外展時,一開始覺得好像是因為不懂少年的生活背景、他的文化脈絡,導致自己在外展服務時顯得格格不入,殊不知其實在這個想法之前我就已經先入為主的把問題取向的思考方式帶入,導致感覺到自己和少年們有段距離,然而也因為接觸的時間不長,所以之後也沒有機會再進一步去認識。但是之後在中心遇到外展少年,改變自己的心態後,便能很容易的開啟話題,去瞭解他的生活、瞭解他在廟會活動的樣貌,讓少年帶我認識萬華的文化。

 

「社工蹲點、長時間的服務陪伴」

    在外展時看見督導、社工在與外展少年進行群組會談時覺得相當厲害,相對的自己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可是也瞭解到能夠這麼自然而然的與少年建立關係跟談話其實就像是督導所說的裝備很足夠,談的話題、問的方式如何都是依著持續的蹲點與長時間的陪伴、經驗累積而來的,但也不是每個少年都適用,督導也說他們就算服務這麼多年仍是在持續學習,而從這個部份也讓我了解到社工長時間陪伴少年,對於少年來說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支持與存在,儘管每週只有一次,但是西少讓他們知道,只要他們需要,西少的社工們一直都在。

 

反思與回饋

看見自己的不足

  • 角落學習社:學習桌遊
        這次暑期有個社團是由實習生帶領的,為了配合八月份的世代共融活動,因此透過桌遊社團找出活動當天可以帶領長者玩桌遊的少年。中心桌遊百百種,但是其實會玩的也就手指頭數得出來的數量,不過因為我本身對桌遊沒有什麼興趣,卻需要每週帶領一桌熱絡氣氛,其實對我來說有點挑戰,所以很多時候反倒是變成少年帶領我們這組來玩桌遊,甚至是教我玩新的桌遊,儘管很多時候我的魂會飄走,有些少年還會趕快把我叫回來,也是一個挺有趣的過程。

    而這次的經驗讓我發現,即便是自己不拿手的活動,但是也許讓少年試著來帶領活動,也能讓我從少年身上學到很多。

  • 價值衝突:界線

    中心有出現幾位少年少女較親密的一些互動,但是因為中心規定所以每次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只是有時面對自己覺得還能接受的範圍卻要做到不斷的提醒,其實讓我一度思考這樣的力量出了機構是否還會繼續存在?因為自己在這個階段也會和異性玩來玩去,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幸運,所以界線上沒有出現問題,而少年們若是沒有一個提醒的聲音在,有些可能就會從小問題延伸成大問題,所以不只是做到提醒,也要讓少年們知道提醒背後的因素是什麼,才能做到有效的預防。

回饋

  • 工作方式彈性大、發揮空間多
        在西少實習的日子,知道何謂青少年工作的「彈性」,雖然暑假的實習內容主要是固定的,但是督導都會讓我們自由發揮,所以需要實習生自己主動求知的心以及願意接受挑戰。在中心也讓我學到用正向眼光去看待每件事情,面對少年以關係取向取代問題取向,就像督導上課時讓我們思考去偷竊、擔任車手的少年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從看似不好的行為中去發現少年具有的正向特質,才發現個個都不簡單,換個角度思考,世界也會不一樣。
  • 中心環境友善、督導社工和藹可親

    就如同西少給少年是一個友善空間的感覺,西少給實習生的感覺就像家一樣的溫暖,儘管機構面臨轉型、人力不足、評鑑等問題,其實沒有必要在今年收實習生,但卻願意給我們一次學習的機會,當我們有問題時都不厭其煩的替我們解答或是給我們建議,儘管都看見督導跟社工們的疲態,但是面對我們卻沒有擺過一次臉色或是對我們有任何情緒發洩,讓我覺得這裡真的不像機構,大家也都像家人一般的溫暖,也很感謝能夠來到西少並認識大家。

arrow
arrow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