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磨合期的反思 by世芊

這段時間,我看到中心一個很好的傳統,讓工作人員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很有發展的彈性;‚工作人員彼此關係是很緊密的,透過工作人員的團體,彼此是很能夠互相分享的,也能坦誠的說出對彼此的感受,可以分工合作的,工作默契很好,當有大型活動時,整個中心是動起來的,大家會自己去找到要做的工作,而且是非常自動自發的(這部份是我之前在做安置社工那個團隊中所比較感受不到的);ƒ我們很關心服務的對象,跟服務對象之間有一個平等的關係,從稱呼來看,他們不稱我們為老師、姊姊、哥哥,而是直接叫我們的綽號,那是一個朋友的關係,也反映出機構看待服務對象的角度(這部份跟我在安置家園的經驗不同,那邊我們跟服務對象像家人,他們稱我們為姊姊);„在這個中心裡,人比事來的重要,服務對象來了,我們會放下手邊的事去陪他們,紀錄沒寫完慢慢補,但人的需求一定是優先。

我個人的部份:1)我在思索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的點在於,青少年除了需要關懷與陪伴之外,也需要學習清楚的規範,而我自己是一個不喜歡別人管的人,我的父母親也沒有用很清楚的規範管理過我,我的學習方式是自律與自我管理。所以在規範的拿捏上我是比較鬆的,有時候因為這樣會讓服務對象有漏洞可鑽,對他們的成長學習不是一個好的幫助。(日後,我發現這是我的課題,我必須一直去面對它,並用我自己的特色去工作,如果我可以在低規範的要求下做好自我管理,我也可以幫助青少年學習這樣做,方法似乎不是只有一套死梆梆的鐵律,而即使我換了工作,這個課題也會一直跟著我吧!)另外 ,

2)在處遇一個個案上,我也看到自己的限度,因為從我的角度來看,我似乎沒辦法跟她建立很好的關係,這讓我很焦慮,我可以很自在地跟他的好朋友(別的同事的個案)建立好關係,但跟這個個案不行,她也不會跟我分享她的心事或想法,看到她跟別的工作人員好像可以的時候,會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很失職,雖然我知道有些事情不是我的責任,我也不是所有類型的個案都可以處理的很好,但是那個焦急、比較、沒有自信的我,就會跑出來干擾我的工作。後來,我發現也學習到有些事情,特別是人的關係真的是急不來,不是我希望主導往哪個方向就可以的,當案主沒有準備好也不想去做任何改變時,等待與耐心是很重要的,不要太快就急著放棄了或是否定自己。如果團隊中能夠互相搭配,我也不用太執著於是否要由我自己來成為影響個案的媒介,而是讓適當的人與資源來影響並協助服務對象。

3)復原力是要身體力行的:工作的第一年我常被指派去做基金會其他的事情,有一次,我因為基金會宣導無法去龍山國中演講而改由我去講(因為學校也同是在我們服務的萬華區,這個演講的安排也是透過中心主任去邀請基金會宣導的),主題是關於兩性教育,宣導跟我說你就準備幾個以前在中途之家工作少女的故事作為範例來分享就好了,她也打算用這樣的方法來講。結果我去了,他們沒有把演講者名字改掉,輔導主任也不知道換人來講。演講後進行有獎徵答,舉手搶答者有中心服務的會員,我就跟他們說再來中心拿禮物喔!

演講結束後,輔導主任說,你們怎麼換人也不說,而且來講也不準備,說要給禮物也不給,我被劈哩啪啦罵了一頓,人生一大挫折出現,被罵後,所有曾經有過的挫折、傷痛依依浮出來,真想挖個洞把自己藏起來。從龍山國中一路散歩回中心的路程真是漫長,想怪自己幹麻要接這個演講,真是糗死人,但仔細想想我並非沒有準備,輔導主任的話我也不必照單全收。

回到中心後,我鼓起勇氣把發生的事說給主任和在辦公室的另外一位同事聽,他們說他們已經知道了,因為輔導主任有打到中心去罵人,挖哩勒,還真是的,還好我有跟他們說,說出來也像是一種釋放一般。他們沒有繼續指責我,而是接納了我悲慘的處境,也稱讚我的勇敢,多年後,我偶爾仍然有接一些演講的機會,雖然還是怕怕的,但我相信人是真的有復原力的,自己的自尊是不能被打敗,從失敗中要長出積極建設的力量與抗拒的能力。這個階段是在萬華當菜鳥的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