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少年服務中心的故事 part1 by 世芊

掉入回憶的流裡…這一切是這樣開始的~

時光回到1996年,當我還在善牧的德莉中途之家工作的時候,我就聽說了善牧想要去承接一個台北市政府委託的青少年外展中心,內心對這個中心十分嚮往,但因為當時的目標是要準備出國唸書,當一直等不到入學許可的那段時間,我心裡在想若真的沒申請上學校,就請調去那個即將成立的外展中心好了。事並沒有就這樣成了,兩年後,我才第一次踏進萬華少年服務中心的大門。

我為什麼會對這個外展中心有興趣呢?這要回推到1995年,我有機會去菲律賓參加一個天主教亞洲主教團平信徒委員會和天主教兒童局合辦的「關懷危機兒童研討會」,當時有機會到菲律賓的一些機構去參觀,關心所謂街頭遊童(street children)的問題,印象很深的是,我們去做生活體驗,跟服務街童的機構社工一起去看一些孩子甚至他們的家庭,在街上討生活的狀況,有些家庭就真的在街上搭起了他們簡易的臨時住處,機構除了外展去街頭,跟這些遊童做朋友,提供他們街頭教育(street education),也有一個二十四小時開放的drop-in center,提供緊急安置與庇護。

當然這些遊童裡也有青少年,按照國際的規定十八歲以下都是兒童。有一個小女孩,她那雙清澈迷人會說話的大眼睛,至今都還能清晰出現在我的腦海裡,這雙明亮的眼睛開啟了我對外展工作的想望。當時,她讓我牽著她、抱著她,跟她一起玩,直到我們要離開時還依依不捨的道別。

從菲律賓回來後,我仍在少女中途之家做安置社工,閒暇時間,就開始了我的外展生涯。我和另外兩、三位夥伴(一位是天主教社會發展委員會—現明愛會的工作人員、一位是天主教福利會的夥伴、善牧的陳修女和我),開始不定期在夜間到西門町去做觀察,看看青少年會在哪裡,當時,我們也到過華西街、環河南路一帶觀察紅燈戶,還沒被禁的公娼,日後,來萬華上班以後,我才發現這個地方是我在做街頭體驗觀察時來過的地方。

1996年7月,還沒離職前,我有機會去了一趟香港,不會廣東話的我,單槍匹馬跟協青會的外展隊一起去進行深宵外展,晚上十一點到位於油麻地的辦公室集合,接著坐車到尖沙嘴天星碼頭、附近麥當勞等地展開尋找深夜不回家少年的工作,有些孩子有意願的就先在社工員的護送下回到機構辦公室去借住一晚,我們的工作一直到凌晨,看著天漸漸亮起來,護送最後一批孩子回到他們位於青衣的家。

這些經驗開啟了我後來對外展工作的熱情,去美國唸書時,我曾試圖希望可以去提供外展服務的機構實習,很可惜沒有這樣的機會,但我兩次的實習都跟社區的服務有點相關,我也有機會去到美國很多不同的家庭進行訪視,現在想想在美國費城某些社區還真的跟萬華有幾分相似,housing project的住宅跟平宅的感覺有點類似,當你進入時,同樣有光著上身的阿伯用奇怪的眼光注視著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