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少年服務中心與國外機構Big Brothers Big Sisters之比較與實習心得

 學校:台北大學

姓名:胡哲瑋

督導:吳宇仟

 

  

一、        國外機構摘要

1.名稱:Big Brothers Big Sisters

2.服務使命及目標:

他們的使命就是: Every Child Who Needs a Mentor,

Has a Mentor.希望透過亦師亦友的方式與孩子們互動,並且從中幫助孩子發揮潛能,透過專業的支持、一對一的關係,嘗試給予青年可以明顯感受到行為改善的影響。

3.服務對象:618歲的少年們。

4.各種服務內容:

徵求18歲以上的志工,讓那些孩子有一種大哥哥大姊姊當他們典範的感覺,希望透過亦師亦友的感覺來與孩子們相處,陪伴他們打球、騎腳踏車、看書、參觀博物館,在過程中可以互相提供意見以及分享想法,讓孩子們有一種被關心與陪伴的感覺。

5.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內容:

這些志願者通常是沒有社會工作專業技能的,但是會有一個專業人員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另外指導他們。

 

 

 

二、        兩機構之比較:

  

Big Brothers Big Sisters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相同點

透過一些有專長的志工們,希望從這過程可以讓孩子們產生興趣,找到孩子們的潛能。

 

中心的夜間社團目前有幾位志工在教學員們吉他、爵士鼓、攝影、電腦,希望他們可以從中產生興趣,一方面也是有個誘因讓他們願意來到中心,這樣就不會在外遊盪了。

透過亦師益友的關係,用一種很輕鬆的方式接近這些青年,並且培養信任與感情。

中心的社工們、實習生和志工們和學員們之間的互動就像朋友一樣,可以打打鬧鬧,並且無話不談,所以很容易建立關係並且產生信任感與感情。

相同點

成效方面,幾個較明顯的改變有自方面:

1.      濫用禁藥的情形改善

2.      逃學情況大幅下降

3.      與家人關係互動變好

4.      同儕關係變緊密

外展少年及中心少年也是在用藥、蹺課、情緒管理部分等幾個部分有明顯改善。

有兩種方案:

1.      以社區為基礎的方案

-以陪伴為主

2.      以學校為基礎的方案-一起做功課、一起看書,提供指導和發揮他們潛能。

我們的中心及外展就是以社區為基礎,主要也是陪伴青少年,了解他們。而學校方面我們在中心也要陪同學員們一起做功課,教導他們不會的地方。

相異點

透過一對一的方式與孩子們相處

常常是多個社工和實習生與孩子們相處

大部分的志工們是沒有專業社會工作技能的,所以主要還是以陪伴為主。

中心的社工、實習生都是讀社工科系的,因此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並不只有陪伴而已,還可以藉由陪伴來觀察到學員們有無需要解決的問題。

各個地方的據點必須要與志工、青年、青年的親人持續地電話聯繫,定期了解關係發展持續一年半。

尚無此規定,可能只有針對開案的學員們進行更進一步的關心,但不是每個青少年。

在陪伴過程中的活動花費並不是每一項都可以申請補助,因為他們不鼓勵花太多錢在戶外活動上,因此有時候是必須自掏腰包的。

跟中心活動有關的花費都可以報帳,所以不必自掏腰包,這些中心都會補助。

 

 

 

 

 

 

 

三、        評析優劣勢:

 

Big Brothers Big Sisters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優勢(橘)

劣勢(綠)

透過一對一的方式陪伴,這樣孩童們可以更容易地與志工們產生信任感與感情,關係建立後便可更容易了解孩童們,找尋到需要幫忙與協助的地方。

通常是多位社工陪伴多位少年,這樣雖可以陪伴到很多位學員,但是對於他們的認識是有限的,因為時間或是人力的關係,導致只能跟少數我們認為比較需要幫忙的做更進一步的了解,無法通通兼顧到。

志工人力非常龐大,有非常足的人力可以運用,因此可以進行一對一的陪伴。

人力明顯不足,中心只有7個社工,加上實習生頂多10來個,但是必須服務的是整個區域的青少年,

 

 

優勢(橘)

劣勢(綠)

志工們通常沒有社會工作專業專業技能,所以在服務過程中可能比較侷限在陪伴這一部分,當遇到一些問題時必須再去詢問專業人士該如何處理。

中心們的陪伴通常都是社工與實習生們,因此對於社會工作專業技能是熟識的,當孩子們有任何狀況時我們的敏銳度也或許會比較高,並且我們可以直接提供學員們一些服務。

假使孩子們在離開了BBBS後有出現任何問題或是偏差行為,還可以透過持續追蹤來發現,並且進行處理。

學員們要是沒有來到中心,基本上就比較少會去了解到往後的狀況,假如有問題發生我們也比較難發現。

資金方面較不充裕,面對這麼大的服務量,必定是需要相當大的一筆資金來支持的,因此需要進行募款來補足資金,才能讓方案順利進行。

公辦民營比較沒有資金上的問題,一切資金由政府資助,有多少錢就辦多少活動。

 

 

 

四、        實習機構未來發展具體建議:

希望加入更多戶外的活動,雖然我知道或許打撞球、在社區聊天抽煙

才是他們的生活,我們不應該干涉他們原本的生活模式,但我還是希望可   以有更多的戶外活動讓他們到外面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如果我們改變上班時間,更改成禮拜二禮拜六上班,這樣我們就可以有一天是學員們的假日帶他們到戶外進行一整天的活動了,例如:爬山、健身、打球、游泳、海邊衝浪、騎腳踏車、參觀展覽、逛街、攀岩、欣賞音樂等活動,或許有些活動他們會一開始會有排斥的情形發生,像是爬山,他們可能覺得很累,但或許我們先從簡單的開始爬起,讓他們產生自信心,覺得自己其實是可以辦到的,他們就可以接受這項活動了。

    或許有些活動是他們不能接受的,所以我們必須有很多個活動方案,等到執行一定的時間後,我們就可以知道這些少年是喜歡那些戶外活動,我們再從那幾個喜歡的進行更進一步的計畫,讓他們可以一邊遊玩,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並且希望可以從活動中帶給他們信心與一些想法,也或許他們能在這些活動中找尋到自己的興趣也說不定,更希望的是可以透過這些活動來激發這群青少年的潛能。

 

五、        實習心得:

一學期的期中實習就這樣過去了,第一次的實習既期待又緊張,因為

自己不是很確定到底跟青少年是否可以相處的來?他們會不會不理我們實習生?機構的人會不會很嚴厲?要是青少年們打起架來我有能力處理嗎?

有好多個問號在第一天時跟我一起到了機構,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了我的期中實習了。

 

        我印象很深的是,在我第一天的實習的時候,外展就遇到了青少年烙人打架事件,雙方人馬聚集在桂林路家樂福旁,4000開車載一批人,我騎著摩托車,就這樣在路邊停了下來,只看到有兩批人馬正在互嗆,我根本搞不清楚誰是我們的青少年,後來因為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於是在青少年不知情的情況下我們決定報警處理,警察很快地來到了現場,青少年們看到來警察就一哄而散了,而且我還被警察問是不是跟他們一夥的第一天就看到這種場面,讓我以為接下來可能常常都會碰到這樣的事情,這時我心情更是緊張了。

 

        禮拜二的民權國中多元能力開發教育,第一天去也遇到蝌蚪和柏元在打架不過後來講一講也就結束了這場爭吵,我也在旁看著督導是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接下來的幾週就是慢慢建立關係,參與他們的話題,慢慢就可以發現它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對我來說,每週只接觸一次,而且每一次都只有兩個小時的情況下真的還滿難建立關係的,況且有些人也不是每次都來,所以我在前半部分一直跟他們處於不是很熟的狀態下,但經過了幾週下來的接觸後,再加上淡水一日遊後,我們的關係變得更好了,這也讓我對青少年相處的信心大大的提升,在民權國中的實習過程也遇到了很多事情,像是他們常常會定雞排與飲料、出去時都會想要放風、鬼弟的感情家庭問題,瓦斯槍事件等等,這些都會造成我們彼此越來越親近的感覺,而且讓我更認識了他們。

 

        禮拜三下午的陪伴少年,中心的學員年齡更小了,感覺都很天真無邪而我們在這過程中,陪伴他們打電動、打桌球、寫功課、做菜、買食材,朋友們都會跟我講說:「好好喔,實習都在打電動阿」雖然看起來是如此,但在這過程中跟青少年的任何互動,我們一起做了任何事情,都是讓我們關係越來越近的原因,而與案主接觸的第一步不就是要建立關係嗎?經過長時間的互動我們也都越來越熟了,到最後甚至有青少年來就會說要找我,這個小舉動雖然看起來沒怎樣,但是對我來說卻是一個很大的鼓勵與動力,因為這正是建立關係最好的證明阿,而也讓我有了更多動力想要去陪伴他們!

 

        禮拜三晚上的外展工作,真前兩個比又是完全不一樣的少年,每個禮拜的撞球廳已經習以為常,抽煙拉k是我第一個禮拜實習時他們所談的內容,對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跟前兩團少年比起來,好像比較難搞一點喔,由於每個禮拜的人都不一樣,因此記住他們的長相和名字對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前幾週的開會都很痛苦,因為都不知道4000講的誰是誰,就要一個一個對名單,但也是一樣,一週一週的過去,幾個常出現的就知道是誰了,但是很可惜的,我自己覺得到現在我還是沒有跟他們很熟,我想原因也出在我自己,一開始的我主動出擊是很困難的,因為有時候他們在打撞球,我們也不知道要聊些什麼,而坐在旁邊的人有時候我也不太敢過去跟他互動,等到後來發現這樣不行的時候,我也更改了一下自己的互動方式,但是為時已晚,正當我們要比較熟了時候我的實習也就結束了,而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最後一天的外展,也是最後一天的實習,我竟然不是在撞球廳,而是在青年公園和群群在打籃球,這還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體驗呢!

 

        剛開始實習了幾週之後,自己的工作也漸漸有了雛形,知道自己每週的工作內容是什麼,禮拜二下午要到民權國中帶多元能力開發教育,禮拜三下午要陪伴少年,晚上有外展工作,就這樣一日一日的過去,時間久了自己內心也有點疑惑,覺得怎麼每週都沒有新發現?自己好像經過一週後也沒有進步或是改變?但後來督導說要給自己一個目標,譬如說:這禮拜我要和誰聊天,並且要知道什麼從那時候開始,每週就為自己設了一個目標,但是常常計畫趕不上變化,有時候你計畫要和A少年互動,但是他下禮拜有可能就沒有出現,這樣計畫就無法完成,所以當週就會變得沒有什麼進度,後來幾週我就沒有給自己設目標了,我每週到機構時都是抱著「就盡情地陪伴他們吧!」的心態來到機構的,後來我每週都很期待實習的來臨。

 

        我真的覺得在西區少年服務中心實習時不會很大的壓力存在,因為每個社工都非常的活潑、年輕又美麗帥氣,內部也都很和諧,大家都彼此幫忙,地位平等,我們有問題隨時都可以問,不會有太忙不理你的感覺,少年們人也都很好,根本不像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覺得這些小孩就是問題學生阿,可能會去做什麼壞事之類的但是實際相處過後就會知道他們都是很可愛的一群孩子,到後期我就每天都很開心的上班,而且常常會希望實習時間可不可以在延長一點,因為當我跟少年們比較熟的時候,也就是我實習要結束的時候了,就這樣心中帶了很捨不得的心情離開了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實習結束,我對青少年又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也比較知道要如何和他們相處,談話可以聊什麼?他們平常的活動又是什麼?習慣是什麼?到後期我心裡甚至還有一個想法,希望我以後能夠在西區少年服務中心工作,因為我覺得在這裡工作跟在文建會比實在有趣多了,但一切都還不能下定論,我想再接下來的求學以及實習過程中,要慢慢地找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並且朝那方向去努力,而且也可以清楚過濾掉自己不可能接觸的個案。

 

        最後,在整個實習過程,「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是最重要的」這句話幫了我很大的忙,剛開始實習時自己就會想:我這樣做可以嗎?到底有沒有為他們做些什麼事?從旁人的眼光看來,是不是我們每天都在跟他們玩耍、聊天?到底有沒有在做事阿?為什麼他們抽煙你們沒制止?這樣還叫社會工作者嗎?一開始的我就會想很多有的沒的,但是後來仟仟和蝦米就會一直跟我說:「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後來仔細想想,就豁然開朗了,從別人眼光看當然覺得我們常常都跟他們玩在一起,但是我們這一玩都是有目的的玩,每個活動或是遊戲背後都是有目的以及目標存在著,而正也是青少年最喜歡不是嗎?西區少年服務中心給了實習生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你要做什麼都OK,但是請記得,在做之前,你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謝謝4000、仟仟、蝦米、小烏龜、星星、蔡蔡、咖哩、辣希這六個月來的照顧與支持,也謝謝陪伴我一起實習的實習生們,對我來說這六個月是一個新的體驗,而我也在這體驗中找尋著我接下來要選擇的路,暑期的醫院實習想必跟青少年又有著很大的差異,但不管怎樣,與青少年相處的這段時間讓我成長很多,不論是與人溝通方面、自信心的建立、開會時要多發言以及主動出擊,我想這些在未來不管是實習也好、生活上也好,都是很重要的,總而言之,我很喜歡在西區少年服務中心實習的這段日子,而在這裡實習所學以及所體會到的,我將會牢牢記住,並且一輩子都將它們帶在身上。

 

 

六、  參考網址:

1.  Center for the Study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 (CSPV) :         http://www.colorado.edu/cspv/index.html

2.  Big Brothers Big Sisters : http://www.bbbs.o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