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學社工研究所  碩一  學生  徐美雯

 

機構督導

劉柏傳 督導(咖哩)

學校督導

曾敏傑 老師

 

前言

  故事是從這裡開始的,在經過一連串漫長的研究所考試,進入了台北大學碩士班就讀。而進入研究所,最關切的也就是開始需要選擇一個有興趣的領域專精的時候,正好因為在學校裡,每學期有「青少年領域學群的系列講座」、跟著老師去國中帶霸凌團體、以及自己在碩一上學期上過的「人類攻擊與暴力行為」,無不提到青少年的各種樣貌,讓我開始對青少年的多樣性感到好奇,這個領域似乎開始不斷的吸引著我。

  過去大學時期,雖然帶過一些社團的青少年活動,但我想跟社會工作服務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可以說是初次進入社會工作青少年實務領域探索與學習。

  最後,選擇來申請西區少年服務中心,除了碩士班同學推薦這裡有著非常棒的工作團隊、也是老師推薦名單外,還有對於善牧推崇的「復原力(Resilience)」理念與自己的想法非常契合,於是就這樣申請了西區少年服務中心作為暑期時期的機構。而也非常幸運的有這個榮幸的被機構錄取了,展開了一個活力四射的暑期生活。首先,先為這個暑假的實習內容做一點簡單的整理。

一、暑期實習內容概述

 

(一)學習課程:

日期

課程名稱

講者

7/5(一)

實習說明、中心及善牧基金會簡介

4000

7/6(二)

青少年次文化

咖哩

7/7(三)

青少年接觸建立關係技巧

侯子

7/8(四)

外展工作

鱷魚

7/9(五)

善牧實習生聯誼會

 

7/12(一)

團體動力

蔡蔡

 

(二)酷樂園時間:

  機構暑假有固定開放的時間,讓青少年可以來機構使用遊樂器材等等,而實習生便利用這些時候陪伴青少年玩樂,並與其建立關係進行更深入的處遇等等。

 

(三)外展工作:

  分為「萬華區」與「中正區」外展,我參與的外展工作是「萬華區」,每週固定兩次到三次左右至外展據點工作,會設計不同的宣導主題或問卷調查與青少年互動。

 

(四)暑期方案

  此次暑期方案共分為三組,有「公民議題」、「文史與人群服務團體」和「環境和生態團體」,依不同的主題設計每週一到兩次,每次兩小時的活動讓青少年參與,而我分配到的議題主要是「文史與人群服務團體」,但有時也會依情況結合其他團體進行。

 

(五)夜間社團與食堂

  每週有三次的夜間社團活動,而實習生分組一週都會需要負責設計一次,主要是以趣味性的活動為主,其中也帶入品格教育理念,讓青少年在玩樂中也可以有多的學習,而夜間社團時間是在晚上,所以活動開始前,實習生也需要準備一些餐點讓青少年填飽肚子。

 

(六)其他

  與青少年一同出遊的部分,包括了與中心的青少年出遊「宜蘭二日遊」、與外展青少年的「八里雷朗園區一日遊」、以及「八仙樂園」。除此之外,機構也安排至青少年相關機構參訪,以及在信義區的青少年宣傳推導活動等。在機構中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學習是很充實的和多元的。

 

二、對於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成長

 

(一)個案工作

  這次在這裡實習,起初幻想著大概就會分派一些青少年個案給實習生,一開始先是看著督導怎麼會談,然後慢慢的換實習生獨自上陣,然而一點都不是這樣的啦!記得在第一天上4000的課時,4000就說在這裡要先拆掉原有的限制,當時還想是要拆掉什麼限制?後來就漸漸的懂了。

  實習前兩週時,因為覺得總和青少年一直在在玩樂,好像無法做一些處遇工作去改變青少年,就覺得很可惜,所以和督導討論後,督導建議可以固定花時間,鎖定幾個自己感到好奇的青少年去深入認識,我覺得這樣的方式很不錯,一開始時自己也覺得很像無頭蒼蠅每個少年都想要陪伴到,反而關係會建立不深。於是在酷樂園時間我開始搜尋著某幾位青少年,記得幾次去找一些青少年聊天時,還很不得要領,聊個幾句或是聊一陣子,就想開始問他一些家庭等等之類的事,彷彿就一定要找出可以幫助或處遇他的事情,然而青少年的回應,不是百分之八十都是轉移話題,就是開始找別的事跟我玩,這是第一個月會發生的事。但後來漸漸的我就專心陪他們玩,開始發現專心的陪伴他們玩樂是多麼的重要呀!在玩樂中迅速建立關係,在玩樂中他們會開始分享自己的事情,我才了解到與青少年相處的首要事情就是「玩」,這聽起來不知道會不會很不專業?!但我卻是深刻體會「玩」這件事的重要,要是在一次與新的青少年接觸,我會先毫不猶豫的先玩,其他的…再說吧!(意思有點像是「玩」等同於青少年的建立關係方式)

  雖然在機構中,和我們一般課堂學習的個案工作「接案-預估-處遇-評估-結案」過程實在非常不同,在這裡是一種很彈性的接案過程,在西區少服的「酷樂園時間」、「暑期方案社團」、「夜間社團」或是任何出遊活動,都是可以處遇和教育青少年的場所,這也是因應符合青少年領域的方式,我歸納幾個青少年個案工作的學習,也是我在過程中一直去努力去改變青少年的方式:

1、多元的角度看待青少年,去發現青少年優勢,並正向鼓勵增強其好的行為。

2、以自己為示範做好的正向榜樣,讓自己可以是一個正向成人的陪伴角色。

3、而當青少年有其不適當的行為,必須給予適時的指正。

 

(二)團體方案

  這次實習最大宗的莫過於設計暑期方案活動,一開始前一到兩週主要是由社工們設計與帶領活動,在經過幾次的活動後,我們實習生便開始自己設計,大致上是三位實習生一組共同討論設計活動。這和我以前傳統學習的68次那種分成初始階段、工作階段、結束階段的團體很不同,這裡的設計是一次結束的方案。但是難度並沒有因此減少,畢竟要在一次的活動裡,達到我們想要帶給青少年的東西,是需要很多包裝的。在團體方案裡,學習到「創意、活潑、有趣」的設計活動吸引青少年參與,是非常重要的,還有我也發現到大部分的孩子,學習上是屬於被動的,所以獎品、口頭鼓勵和成就感,都是促使他們來中心的動力,在設計活動時,俱備越多這些元素會越好。

  在許多的活動裡,常常也需要實習生輪流主持分工,或是負責任何時間的場控,每次的活動可能都會有青少年不願意配合等等,在幾次活動下來,我發現了要「堅持」和不可隨意動搖「規範」是每次活動必須要有的目標,因為青少年總是愛試探或是唱反調,如果答應一個青少年特殊需求,則其他青少年便會不服從,因此這讓我學習到,每一次活動的目標,帶領的Leader堅持「活動規範」對青少年也是一種學習。另外,這次實習也了解到,在設計活動與執行活動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因為社工的幾次提醒,讓我們每個實習生都有所省思,後來幾次合作的活動也都更能發揮團隊精神。我也更提醒著自己在團隊裡,自己扮演的應該是「助力」而不是「阻力」。

 

(三)外展工作

  在外展工作的部分,記得第一次進入外展據點和青少年接觸,一直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後來漸漸的開始鼓起勇氣和青少年互動,雖然前幾嘗試主動與少年打招呼和介紹自己會覺得很彆扭,但是越到後來勇氣也就越增強,我想「主動出擊」就是外展工作的一大特點了,能夠越來越自然的和外展青少年,應該是我一個很大的進步。

  萬華區外展這次透過設計宣導主題的方式,願意接受宣導和填寫問卷的青少年,就可以選一樣宣導品,因為運用這樣的媒介,讓我們也有主題性的可以從問卷和宣導主題和青少年互動。另一方面,除了單獨個別的互動外,我也了解到觀察外展青少年生態的重要,學習從點到線,線到面的連結,去觀覽整個萬華區少年的樣貌,甚至整個社區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都是需要納入觀察評估的重點。每每去外展回來,都會開一個外展工作的會議,社工和實習生們彼此分享和青少年談了些什麼,或是觀察到什麼,種種的連結讓一次的外展收穫更豐富,對於青少年近況的追蹤也瞭若指掌。

 

(四)其他方面的成長

  經過了兩個月與青少年的互動,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創意」,我覺得我的思考變的不會那麼侷限,雖然有點難說明實際的例子,但是我開始變的在思考上不會那麼的呆版。另外我認為與青少年互動可以有更多的「幽默」與「反應」,在兩個月中也進不了不少,但仍然是我還在努力學習的。

 

 

三、給機構的建議

 

(一)給予閱讀書單:

  在實習中曾聽過社工介紹一些有關青少年很不錯的電影「艋舺」、「街頭日記」、「圍城」,或是書籍「怪女孩出列」、「該隱的封印」等…,有些有看過覺得很棒,建議可以在實習前開書單讓實習生在實習前先自行閱讀,應該可以在實習中有不錯的對話。

 

(二)實習生實習前的關係建立:

  可以有機會讓錄取的實習生先認識培養默契,因為在短暫兩個實習中有許多方案需要團隊合作,先有一些認識以減少需要相互適應的時間,更可以快速的分工與討論活動內容。

 

 

四、自我覺察與省思

 

(一)換個角度想

  在看待事情的角度上,研究便有顯示華人通常比西方人較容易用「問題取向」的角度看,所以不管在什麼事情,我們都應該多練習不要那麼的問題取向和負面。這次實習中我謹記著第一天4000幫我們上課時說的「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去發現接觸的青少年的優點,我發現真的很有用,當細心的去發現青少年的優點時,發現到他們的優點其實是很多的,只是有時候外顯的問題掩蓋了他們優點的光芒,所以發現優點的光芒並增強它們真的很重要,青少年也會因此看見我們的存在與努力。

(二)界限的拿捏

  服務青少年,對自己在界限上的準則是要很清楚的,否則青少年就會一直不斷挖掘你的底線,過去我並不會特別去想我得界限是什麼?哪些是可以、哪些是不行的?這次也學習去清楚釐清自在各方面的界限,不管是身體的或是處理事情的態度等這些自己的界限設定,對於服務青少年來說,不僅可以做為他們的榜樣,另一方面也讓青少年避免越了自己的界限,因此有服務工作上的限制。

 

(三)學習對青少年說「不」

   如果有人求助於我,以我的個性通常是不太好意思拒絕人的,所以起初青少年要我幫他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會有些尷尬,委婉的拒絕後,又很容易被一直盧。這次的實習中,我也開始試著學習如何適當的對青少年提出來的要求,評估這是不是我該幫他做的,如果不是的話,就需要直接的告訴他,讓他學習自己完成。

 

(四)需要有更多的裝備

  我覺得這次很可惜的是自己沒有先學會更多的才能,像是桌球我還算在行,可以和青少年藉此互動就覺得很不錯,但是喜愛PS2、漫畫這類的青少年,我似乎就相對較少機會和他們互動,因為不會玩就覺得蠻可惜的,若能各種都學會一些的話,將來與青少年互動的代溝會更少一點,這點是我可以再加強的。

 

(五)有目的的情感表達

  這次讓我感觸很深刻的是,對於青少年的關係建立,因為一開始為了快速的建立關係或是不破壞關係,而對青少年的要求容易予取予求,但是後來卻了解到那樣的擔心其實是為了自己,焦點已經偏離了青少年。所以打破了一定要和青少年保持友好的盲點後,我覺得課本上所說「有目的的情感表達」一句,很契合我所覺察到的東西,例如:對青少年是有目的的掏心掏肺或破壞關係,可能是為了建立關係、處遇…等,但主體還是在青少年身上,而非是為了自己期望與人友好的一種表達。

 

四、總心得與感想

  「加菲」是我在青少年領域的名字,這個名字雖然一開始我自己都覺得很陌生,常常都會沒有意識到有人在叫我,但是經過了這兩個月卻已經開始有所不一樣了,因為這裡的青少年賦予了「加菲」這個名字存在的意義。

  實習經過了密集的兩個月,結束了,覺得很佩服自己,主要因為在體力上真的是很大的突破,每次回家都有種累癱的感覺,但是真的覺得回憶起來是開心和有收穫的,累到不行是非常值得的。而且這裡有很棒的社工團隊,每個社工都有自己的特色與獨特的風格,每次在看社工與青少年互動時,也都是很棒的觀察學習。而且在這裡的青少年也豐富了我的人生,讓我有更多不同的刺激,雖然有些是不好的啦,但這些青少年談論的事情與他們的生活,許多都是我過去沒有體驗過的,像是:網咖、撞球…等,聽起來感覺我好像沒有青少年時期吧,但確實也是可以這麼說,因為過去我的青少年時期大概就只有讀書吧,每天固定的被爸媽在回家這樣,一直保護的好好的。所以在外展時那麼晚青少年還可以在外遊蕩,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啦!總而言之,在這裡的人、事、物都使我成長了許多。最後一定要說的是~

“ Thank you very much!! ”

 

  在這裡我看到正向的光芒,無非是督導散發出來的,喔喔~我可不是為了拍馬屁啦!係金捏。

  實習初期,其實很容易帶著焦慮與害怕,一方面怕自己無法應付青少年,一方面也總是擔心著督導對自己的評價,可是在幾次的個督和督導分享,很怕自己的個性無法融入青少年之類的,可是督導卻依然是正向的鼓勵「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風格特色」…等,還有總不吝嗇的稱讚我們好的地方,不帶著負向和問題取向的角度看待各種事情,真的好令我佩服!這讓我後來的實習過程都可以自在的做自己,還有帶著能量繼續跟青少年們互動。感謝您~

  最後,還要感謝一堆人每個人也都超級重要,在西區少年的社工團隊4000、蔡蔡、鴨子、蝦米、仟仟、小烏龜、辣希,與西區同是一家人的蘆洲少服中心的社工們,2010年暑期的實習夥伴小朱、月餅、Finger、小P、佑妹、屁屁、蟲蟲和所有幫助過我的人,以及這次的主角「青少年」,謝謝你們!

 

祝大家

   順心 平安 

 

 

故事還沒有完結篇

  我感謝在西區我得到的一切,讓我有滿滿的能量繼續往青少年領域學習,這個學期我在碩班的其中一門選修是「青少年專題」,第一堂課聽著老師講解課程大鋼,OH!每一個主題都讓我好感興趣,青少年不再是那麼的不真實和有距離感的,接下來社會工作的生涯「青少年社會工作」我將繼續下去……未完。

 

 

 

2010暑假實習生

加菲(徐美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